2月10日,人工智能(AI)行動峰會在巴黎召開,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應邀出席峰會。這場吸引全球10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科技巨頭代表參加的會議,尚未開幕就已引發(fā)熱烈討論。外媒紛紛關注中國在全球AI治理中將如何繼續(xù)發(fā)揮作用,深度求索(DeepSeek)等中國AI企業(yè)也毫不意外地成為了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。人們期待,通過技術進步與合作,AI能夠在未來更加普惠向善。
當今世界AI技術的發(fā)展風起云涌,率先取得進步的AI大國紛紛加碼產業(yè)發(fā)展,比如美國政府不久前啟動新的AI項目、四大老牌科技巨頭計劃在2025年加大對AI投資;中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多家AI企業(yè),它們以高效的研發(fā)和優(yōu)異的市場表現受到國際投資者關注,AI技術還在中國的更多領域落地生根,重塑產業(yè)生態(tài);法國已成功吸引AI巨頭的研發(fā)中心落戶,并將同德國進行合作。非洲、東南亞等地區(qū)也正加緊布局AI產業(yè)。AI領域“百舸爭流”是好事,科技成果的滾動向前也需要“鯰魚效應”和良性競爭的刺激。就此而言,國際社會加強溝通交流、避免惡性競爭并凝聚合作共識,是十分必要的。
DeepSeek自發(fā)布新一代大模型并一舉成為全球“科技圈頂流”以來,已經獲得不少同行的肯定,一些公司甚至開始復現其研發(fā)路徑。業(yè)內普遍認為,這種“低成本攻算法+開源”的創(chuàng)新路徑打破了傳統(tǒng)“高投入堆算力+閉源”的窠臼,將AI的普惠發(fā)展及應用變得“不僅可望而且可及”。還有英國科學家表示,DeepSeek讓每個人都意識到中國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,“我們不必只聽從西海岸大公司的意見,我們需要全球對話”。從這些角度講,“DeepSeek熱”對于國際社會的啟發(fā)是豐富的,它體現了全球AI浪潮中的中國擔當。
在產業(yè)技術進步以外,中國在AI全球治理方面也積極作為。中國有一個樸素的愿望,就是確保AI向善、造福全人類。2023年10月,習主席提出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》,圍繞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中國方案,貢獻中國智慧。2024年7月,中國主提的加強AI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在第78屆聯合國大會以協(xié)商一致方式通過,這是聯合國通過的首份聚焦AI能力建設的共識性文件。當前,中國主辦的年度“世界人工智能大會”廣受贊譽,中國和東盟、非洲等地區(qū)在數字經濟、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,成效顯著。中國的愿望與行動,順應了世界政治多極化和“全球南方”崛起的潮流,因此獲得廣泛支持。
不可否認,當今AI全球治理仍面臨不少挑戰(zhàn)。除技術應用存在的科技倫理、數據隱私、“深度偽造”等問題外,個別國家強迫各方“選邊站隊”,頑固堅持“零和博弈”仍然是彌漫在技術進步上空最大的那片陰云。最近,有報道稱個別國家政府以“安全”為由暫停了對DeepSeek的訪問,一些美國議員鼓吹“聯合盟友圍剿中國AI”。這些見不得新興國家發(fā)展,妄想通過技術壟斷和集團對立維護霸權的心態(tài)正是阻礙科技進步的“絆腳石”。事實上,雖然英偉達股價一度因DeepSeek遭受強烈沖擊,但是在確認效果后,英偉達、亞馬遜和微軟立刻同天接入DeepSeek-R1。一切政治化解讀和泛安全化的“質疑”,在AI領域強大的合作共享意愿面前,都將被歷史證明是蒼白無力、徒勞無功的。
AI的未來既需要明確規(guī)則的“交通燈”,也需要攜手共進的“共享賽道”。希望巴黎峰會開啟全球AI合作新章,塑造具有廣泛共識的AI全球治理框架,在數智時代,為建設和完善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廈,持續(xù)添磚加瓦。以人為本、智能向善,只有真正站在共謀全人類福祉的高度,科技之光才能照耀到全球每一個角落。